寺廟名稱:黎明寺(Wat Arun)
英文 : Wat Arun (วัดอรุณ) or Temple of the Dawn
大師名稱:帕貼盟坤郎喜(Phra Thep Mongkolrangsi, พระเทพมงคลรังษี)
黎明寺(Wat Arun) 是一等皇家寺廟「臘沃拉瑪哈玉韓」類(Ratchawaramahawihan),位於湄南河(昭拍耶河)的西邊,與大皇宮和玉佛寺隔湄南河相望,規模龐大。
黎明寺是古老的佛寺,於大城王朝時期建立,原名瑪郭寺(Wat Makok),改為瑪郭外寺 (Wat Makok Nok),再改為靜寺(Wat Jaeng),之後又再改為「阿倫拉他蘭」(Arunratchtharam) 和「阿倫辣瓦拉蘭」(Arunratchwararam)。目前寺廟使用的泰語名是「阿倫辣瓦拉蘭」(Arunratchwararam)。泰語「阿倫」是黎明的意思,因此華人稱之為黎明寺。
瑪郭寺名的來源,是根據當地村子地名的叫法。該地名為邦瑪郭(Bang Makok),因此古人將地名「瑪郭」作為佛寺名。古時期佛寺沒有真正的名字,一般將地方的名字當作佛寺,例如邦蘭鋪寺(Wat Bang Lumpu),白欖寺等。
後來,這個地方沿河往內走又建有新佛寺,取名為瑪郭內寺(Wat Makok Nai),原瑪郭寺也稱為瑪郭外寺,以便讓信眾辨識這兩間是不相同的佛寺。
至於靜寺之名的來源,傳說佛曆2310年鄭王(Somdet Phra Chao Krung Thon Buri)當時為大城驅逐緬軍後正前往吞武里,船隊經過這佛寺時,剛好是日出第一縷陽光最先照到該寺的塔頂。鄭王認為這是段很吉祥的時間,將船隊停在佛寺前面,祭拜帕瑪哈塔(Phra Mahathat)。
帕瑪哈塔高約 16米,位於佛寺前面的河岸。鄭王也在這裡附近休息,後來鄭王登基後下令重修這間佛寺並賜名「靜寺」,泰語是黎明或日出的意思。
後人為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鄭王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勇驅外敵,重整江山,又稱黎明寺為鄭王廟。
根據親王丹龍·臘賈努巴(Krom Phraya Damrong Rachanuphap,佛曆2405 - 2486年)的說法: 他曾經看到那萊王時期(Somdet Phra Narai Maharat, 佛曆2199-2231年) 法國人畫的吞武里地圖,地圖裡面只有列寺(Wat Liap) 與靜寺(Wat Jaeng)。那個時代還矗立著城樓台。可見黎明寺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拉瑪二世於佛曆2363年重修佛寺建築物,並為其取新名為「阿倫拉瓦拉蘭」(Arunratchwararam)。直至拉瑪四世再次重修増建佛寺,而改名為現今的「阿倫辣瓦拉蘭」。
住持
目前黎明寺第14任的住持是帕貼盟坤郎喜(Phra Thep Mongkolrangsi),原名:叉寮(Chaliao) ,於佛曆2488年在巴吞他尼府邦納寺(Wat Bangna)出家。佛曆2490年至黎明寺居住,並於佛曆2552年擔任黎明寺住持。
黎明寺寺院入口處有個巨型守護神石像,內有由一座主塔與四座次塔組成的塔群,中央一座「帕邦/帕普蘭」(Phra Prang)主塔最高,達79米,為婆羅門式(Khmer style)尖塔——巴壤塔,是泰國規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有「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美稱。在晨曦之際,陽光照射,寶塔頂峰發出萬丈光芒,又稱為「黎明塔」。
塔底座和塔身均呈方表,層數很多,面積逐層遞減,顯得古樸而莊重。周圍是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而美麗的塔群。這些實心寶塔四面凹位都塑有一層一層的佛像,從地面到塔頂,都以各色碎瓷片鑲成種種花飾,寶塔的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佛像造形生動,雕工頗為精細。
此外,寺內還有佛殿、佛堂、有佛足印的四方殿、佛塔、王冠形尖頂的門樓、佛亭、6米高的巨魔雕塑、迴廊、假山以及許多中國的文物如中國式石塔、112只中國石獅、中國式涼亭等。大塔內有階梯供遊客攀爬。在塔上可以極目眺望湄南河對岸的曼谷市景。
在大佛塔的前面有一座古佛殿,內供奉鄭王像及遺物,懸有中國式的燈籠,還有鄭王御用的大床及不少來自中國的古董。佛塔的西北方有鄭王廟大雄寶殿,大殿外站著兩尊6米高的守門夜叉,殿內供奉一尊佛像,佛座下安奉二世王的靈骨。參觀鄭王廟可了解泰中兩國的親緣關係和深厚友誼。
每年12月舉行的皇家託的卡定祭典(Royal Kathin),是鄭王廟的最大慶典,也是泰國王朝的重要祭典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