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I 相關連結

BOBI好運佛堂.11月份法會訊息:
好運佛堂:新北市新莊區中港路308號8樓 電話:02-77161030 手機:0981817960

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BOBI活動】人生現在立即轉變-請供佛牌暨捐棺祈福迴向活動



誠心佩戴四面佛象神可助突破障礙、事事順利,培植廣大福德可助改運、起運、行運、造運。

只要在BOBI好運網請供出自龍波本廟加持的此款象神或是四面佛,我們同時會以您的名義捐助泰國義德善堂棺木一具迴向給請供的人轉好命轉好運。


1、凡佩戴龍波本寺廟所加持的聖物,善信普遍感覺擋災避險功效良好,在泰國及周邊國家有非常良好的風評。 

2、相當多的泰國政要,包含泰國及周邊國家的藝人、企業家,只要運勢走低,就會到泰國義德善堂做義工或捐棺祈福改運、很多人因此變得運氣極佳、名利雙收。

3、請供金 NT1499元 象神與四面佛可任選一尊,同時會附上NT999元發票及NT500元捐棺收據。

4、有神佛的加持就能減輕業障,有足夠的福德就能所求滿願,心想事成,歡迎大家踴躍請供!


聯繫方式:
LINE與微信帳號-luckybobi168
電話- +886-986794780
Email- luckybobi168@yahoo.com
網站- http://www.luckybobi.com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佛牌知識】擋降貝



什麼是擋降貝?

  擋降貝(Bia Gae)此種聖物,古時已出現。由於具有特殊功效,因此製作程序也非常複雜。

  各大師製作擋降貝所用的材料,皆大同小異,不外乎採用三十二齒齊全的寶螺、鉛片、蜜蠟、紅布、水銀等材料。



擋降貝的製作過程

  首先尋找寶螺。泰國當地不易尋得此種貝類,古時會去中國藥鋪訪求,或直接向中國商人訂購。

  尋得寶螺後,大師開始施法將水銀注入貝殼內。由於水銀為液態,大師必須要以法力制服水銀的流動性,再用開光過的蜜蠟封住貝殼,不讓水銀流出。法力高強的師傅,往往會施法讓水銀自動進入貝內。(在古時,欲測試某材質是否確實為水銀,會打顆雞蛋在其上,如果是真正的水銀,蛋清會與水銀產生化學反應,將水銀吸收。)

  蜜蠟封口後,再以開光加持過的紅布、鉛片、紅銅片,將貝殼包覆。包覆後的貝殼,還需經過大師親自測試效用,方為合格的擋降貝。

擋降貝主要功效

※阻擋趁虛而入的幻覺、擾亂人心的思想
※阻擋妖魔作怪,鬼魂附身
※阻擋各種巫術
※阻擋巫術毒害:擋降貝可讓佩戴者吞嚥不了遭下毒的食物
※阻擋各種怪病:在寺廟取得聖水後,準備美人蕉、仙丹花、香、燭、蕉葉等物品,進行向擋降貝祈求的儀式。儀式完成後,將聖水用以沐浴,可以擋各種千奇百怪的病症
※戰場上的擋災護身:兵士正面迎敵,佩戴擋降貝在身前,可抵擋兵器;若為遭追殺的狀況,佩戴擋降貝於身後;若為王室、高官、將軍,佩戴擋降貝在身右;若為皇后或女性,佩戴擋降貝在身左
※擋降貝亦可用以幫助動物如牛、馬來擋除蛇、水蛭等危害




更多資訊,歡迎參訪【BOBI好運網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泰國神佛】星期佛



  在泰國,一星期的七天有著各自的代表佛像與顏色。其中,星期三此日再細分晝夜,因此共有八組佛像與顏色。



星期
代表佛像
代表顏色
星期日
凝望佛
紅色
星期一
平定佛
黃色
星期二
臥佛
粉紅色
星期三-白天
抱缽佛
綠色
星期三-夜間
隱居森林佛
黑色
星期四
禪定佛
橘色
星期五
沉思佛
淺藍色
星期六
龍神守護佛
紫色






星期日:凝望佛──象徵理智


佛像姿態:凝望姿態
(泰文:ปางถวายเนตร
音譯:邦他威尼
拼音:Pang Thawai Net)

典故:佛陀證悟後第二周,連續7天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所悟道的菩提樹


  白色窣多婆塔在大塔(菩提樹)的東北角上,佛陀證悟後,第二周在此日夜不眨眼凝望著菩提樹有一周、七天七夜之久,因為他剛開始證悟,所以可以不吃不睡,就是這樣天天日夜不眨眼地看著菩提樹,佛陀對於剛悟得的解脫道,油然生起感激之心。有時候我們在禪修時看到光、看到過去事、看到什麼善境界了、或者看到天上的情形怎麼樣,從來就沒有去瞭解,如何去擺脫心靈上的糾纏?祂所修的與一般世間禪、外道不一樣的,祂是在思考如何了脫生死?既然也已經瞭解輪迴得道理了,當然是非常的心存感激。




星期一:平定佛──象徵化解內心交戰



佛像姿態:平定姿態
(泰文:ปางห้ามญาติ;
音譯:邦漢亞;
拼音:Pang Ham Yath)


典故:佛陀化解親戚糾紛

  佛陀回到祖國釋迦(sakyan)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為羅西尼河(rohini)河水的使用權而爭執的親戚。

   話說釋迦和拘利雅(koliya)兩國的分界河羅西尼河的河水,在經過兩國的部分,被兩國所建造的分水壩,分別流入兩國各自的國土,灌溉自己的田地。當時,正處於大旱季節,兩地的農作物都歉收。因此兩地的農民都聚集起來討論供水的問題,雙方爭得臉紅耳赤,相互鬥毆;最後還演變成戰爭。

  佛陀覺察到他兩家親戚的舉動,運用神通來到現場,他雙腿盤坐出現在羅西尼河上空。佛陀的親戚們看見佛陀到來,紛紛放下武器,向他禮敬。佛陀問道:「你們為何爭吵?」「不知道。」問來問去都不知道,後來問到農民,他們說是為了水供的問題而爭吵。

  接著,佛陀問國王:「那水值得多少錢?」「世尊!水不怎麼值錢。」「那整個釋迦國值得多少錢?」「是無價之寶。 世尊!」「為了那不值錢的東西而毀了無價之寶,值得嗎?」他們被佛陀問得都默不作聲。接著佛陀對他們說:「偉大的國王!為何你要這麼做?要是今天我不在 場,那將血流成河。你做了你不該做的事,你讓仇恨升級,你活在仇恨中;你沉迷於五欲導致的仇恨。而我活在無怨憎、無疾病、無痛苦中,我活著不追求任何事物。」

  兩國戰士、族民聆聽了佛陀的開示後,放下仇恨,各自回家。在佛陀的斡旋之下,羅西尼河的水供,獲得合理的分配,兩大氏族再也沒有鬥爭了。




錨點

星期二:臥佛──象徵冷靜



佛像姿態:臥姿
(泰文:ปางไสยาสน์;
音譯:邦賽涯;
拼音:Pang Sai Yas)


典故:臥佛及其意蘊


   佛逝世前由王捨城北行到毗捨離城,在毗捨離城度過雨季,偕弟子們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鐵匠純陀供獻的食品,最後走到拘屍那伽一條河邊,洗了澡,在一處四方各有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安置繩床,枕著右手側身臥著。後來所有的臥佛像(即佛涅像)都是這樣的姿勢。



錨點

星期三白天:抱缽佛──象徵度化



佛像姿態:抱缽姿態
(泰文:ปางอุ้มบาตร;
音譯:邦翁巴;
拼音:Pang Umbart)


典故:佛陀返回故鄉,托缽乞食


   佛陀得道四年後,即離開祖國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十五六年後,回到故鄉見父王(淨飯王)、弟弟、及兒子。父王望見佛祖率眾托缽乞食震驚不已。佛祖勸說托缽乞食是種化緣(pindabat),佈施去除貪慾,忍辱壓止瞋怒,智慧遠離愚癡。佈施、忍辱、智慧,三者是進入涅槃路徑。



錨點

星期三晚上:隱居森林佛──象徵獨居靜處,遠離煩惱



佛像姿態:隱居森林姿態
(泰文:ปางปาลิไลยก์;
音譯:邦巴利萊;
拼音:Pang Palelai)


典故:象猴供食


   佛陀在拘睒彌(Kosambi)住錫時,有兩位長老,一位精通戒律,一位精通經典;他們倆皆各自擁有大批的追隨者。有一日兩方發生爭執,各不相讓。他們的擁護者因此也分成兩派,接著爭執越來越激烈。

  佛陀聞訊後於是前來調停,但卻無法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後來他們的爭執從口頭上轉成為肢體上的打鬥。佛陀再次的前來勸解,反而遭到他們的驅逐。

  佛陀瞭解無法平息他們之間的爭執後,於是獨自一人離開,隱居到巴利萊(Parileyyaka)大森林去,而在那裡度過了第九個雨季安居。據說,在佛陀安居於森林中的那一段期間,每天大象都帶著水果前來供養佛陀。有一天,樹林中的一隻猴子看到大象供養佛陀,它也捎了蜂蜜前來供養。



錨點

星期四:禪定佛──象徵智慧、開悟



佛像姿態:禪定姿態
(泰文ปางสมาธิ;
音譯:邦三摩地;
拼音:Pang Samah Thi)


典故:釋尊的禪修過程


   釋尊以不落入欲樂與苦行二種極端之中道行,於菩提樹下日落前降魔;初夜進入四禪證得宿命通,看清生命的延續不斷;中夜得天眼通,看清善惡因果的業力原理;後夜證得漏盡通,觀察十二緣起,遍知四聖諦成佛的過程。並且提出:要將正念、正知落實在生活中,安詳地面對起伏的人生。



錨點

星期五:沉思佛──象徵清醒,不受迷惑



佛像姿態:沉思姿態
(泰文:ปางรำพึง;
音譯:邦蘭烹;
拼音:Pang Ram Pueng)


典故:娑婆主梵天勸請佛陀說法


  世尊過七天之後出定,從羅闍耶他那樹下前往阿闍波羅樹下。

  此時,世尊獨處靜默,心中思惟:“我所證悟的法,甚深、難見、難解,它是最寂靜、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純邏輯而證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體驗。但今世之人依賴愛執,喜好愛執,享受愛執,讓世人見到真理是困難的,也就是說,見到十二緣起是不易的。再者,讓世人見到真理是困難的,也就是說,見到諸行寂止,諸有淨除,滅盡渴愛、離貪、滅、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說法,他人不瞭解時,將使我感到疲乏與困擾。”

  這時,娑婆主梵天(Sahampati Brahma)覺知世尊的想法,他思惟:“此世間將敗壞,世界將徹底地敗壞!因為如來、應供、等正覺的心偏向於少事少業,不欲說法。”   然後,在如力士屈伸臂之頃間,從梵天界消失,現於世尊之前。他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地向世尊說:“世尊,願世尊說法!願善逝說法!眾生中有少許塵垢者,若未聽聞正法,將枉度此生,有些人在聞法後,便可證悟。”

  世尊聽了梵天娑婆主的請求,出於對眾生的慈悲,以佛眼觀察世間。正如池塘裡生有青蓮花、紅蓮花或白蓮花,有些蓮花長在水中,還未突出水面,湛然獨立卻不為池水所濕。同樣地,在眾生中,他看到有塵垢少者、塵垢多者、利根者、鈍根者、資質好者、資質差者、易教導者、難教導者,還有知道其他世界與罪過之怖畏而住者。看到了這些,他答道:“不死之門已開敞,普令聞者展信心。我所覺法不宣說,因知說法之艱巨。”

  這時,梵天娑婆主思惟:“我已促成世尊演說正法了。”敬禮世尊後,他右繞而去。



錨點

星期六:龍神守護佛──象徵擋災避邪



佛像姿態:龍神守護姿態
(泰文:ปางนาคปรก;
音譯:邦那波;
拼音:Pang Nak Prok)


典故:龍神那伽(Naga)守護佛陀


  佛成道後,繼續禪坐,一天在目真鄰陀(Mucilinda)樹下,遇暴風雨,龍神目真鄰陀那伽見之而即以己身護佛,擎舉七首如傘,罩覆佛陀,使佛陀免受風吹雨淋。此龍即受皈依,乃為傍生(指傍行之生類,即畜生)中的第一弟子。




經文

先念誦三遍〈佛首經〉--



各日經文--






更多資訊,歡迎參訪【BOBI好運網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泰國高僧】古巴文利



  彭世洛府班巴寺(Wat Ban Pa)古巴文利(Kruba Boondet),父親為刺青大師阿贊蓬(Achan Phon),以獨特的刺符密術聞名於刺青界。古巴文利得父親真傳,致力傳揚阿贊蓬術法。

古巴文利


  年輕時,古巴文利在泰國東部沙繳府越他那那空縣(Watthana Nakhon)之恆功寺(Wat Hin Kong)出家成為沙彌,此後行腳至柬埔寨苦修,向居於泰柬邊界的大師學習術法。行腳途中,曾在沙繳府最東南方的空哈縣(Khlong Hat)遇見一名高僧,並向其學習。

班巴寺佛像,古巴文利與信眾合力建造


  此後,古巴文利持續進行苦修,同時學習一般的佛法,並居於春武里府是拉差縣(Si Racha)的撒槃賜寺(Wat Sa Pan Si)。佛曆2536年(西元1993年),古巴文利在春武里府的華榜寺(Wat Huaiprap)出家為僧。

  古巴文利之後來到了曼谷邦納內寺(Wat Bangnanai),向阿贊坡(Achan Porn)學習。阿贊坡是阿贊蓬的徒弟。

  古巴文利又前往了位於泰國北部程逸府(Uttaradit)的旺嘎披寺(Wat Wang Kaphi)居住,閒暇時則拜訪踏通寺(Wat Thathong),向龍普通單(Luang Pu Thongdam,全稱「帕尼曼功玉」Phra Nimmankowit)學習。



  古巴文利滿懷善心,主動輔助寺務,例如修整寺廟建築、協助處理寺廟舉辦活動、免費為信眾治病或解降頭,信眾十分感佩古巴文利的慈善義舉。




  後來,古巴文利受邀前往同樣位於程逸府的萊澳寺(Wat Rai Oi),協助興建佛殿。佛曆2542年(西元1999年),古巴文利擔任旺多撒瑪吉譚寺(Wat Wang To Samakkhi Tham)住持。
  
班巴寺大門


  佛曆2548年(西元2005年),彭世洛府班巴寺住持邀請古巴文利協助建築班巴寺大門和圍牆,並於水池內建築精舍以供奉班巴寺首位住持阿贊努(Achan Nu)的雕像。


班巴寺水池內的精舍


更多資訊,歡迎參訪【BOBI好運網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泰國神佛】孫提瓦尼女神


  孫提瓦尼女神(Phra Soontree Wanee,泰文:พระสุนทรีวาณี)是素譚貼瓦拉蘭寺(善見寺)獨特聖物,主吉祥與招財,公司行號請供,有助行事順利,事業發展,名利雙收。

  孫提瓦尼女神的形像由來,為善見寺前任住持「崇迪帕灣拉.當」(Somdej Phra Wanrat Daeng)從《佛經音義》的一部經文得出靈感,再請畫師協助繪出,稱為「孫提瓦尼圖」,拉瑪四世末期畫成。據說畫師具有華人血統,圖中融合中泰文化,例如圖像內的雲中天神手持之供奉物品,出現了中國風味的燈籠。

  畫像中,女神端坐蓮花台,蓮花挺立出水,兩旁則有殘荷枯葉。女神左手置在雙膝中間,手持代表永生的水晶球;右手高舉,擺出召喚手勢,為「祈雨姿態」(Pang Kanthara,泰文:ปางคันธารราฐ),似在招呼人類前來觀視其左手的水晶球。

  女神左右分別有男女,禪坐並合掌敬拜,代表比丘與比丘尼。圖像上方的兩層雲朵,守護天神手持供奉物品,上層雲朵為天界神仙,下層雲朵則代表凡間神明;圖像下方的河水,代表輪迴;水中有二尊龍神和其他動物,代表信眾。



  拉瑪五世看到此圖後,極感興趣,決定將其圖樣重製於石碑之上,石碑現安於曼谷大理寺(Wat Benchamabophit),作為對「崇迪帕灣拉.當」的紀念。

  佛曆2471年(西元1928年)10月23日,拉瑪五世逝世紀念日,拉瑪六世印製孫提瓦尼女神圖片,發送予民眾結緣。

  起初善見寺將女神圖像提供信眾參拜;之後,出身善見寺的第12任僧皇(Somdej Phra Sangaraj Pae)製作帕勁藥師佛(Phra Kring),其師弟「探昭坤盟坤拉目尼」(Than Chao Khun Mongkolrat Munee)將製作藥師佛所剩材料,製作「孫提瓦尼女神」雕像,供奉於善見寺

善見寺供奉之孫提瓦尼女神像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邁向富豪之路》豬年佛塔:董山佛塔

(Phra That Doi Tung,泰文:พระธาตุดอยตุง)




● 位置

清萊府(Lamphun Province).美塞縣(Mae Sai District)

帕塔董山寺(Wat Phra That Doi Tung,泰文:วัดพระธาตุดอยตุง)



● 歷史

  董山佛塔位於一座高山之巔,是少數民族居住之處。最初董山名為「普照山」(Doi Puchao,ดอยปู่เจ้า),佛陀圓寂後。摩訶迦葉尊者將長7000米、寬5000米的七色旗(「旗」一詞在蘭納語言中讀音為「董」,ตุง/tung)插在普照山上,就算人們在很遠的地方,都看得到旗,因此人民稱呼此山為「董山 」,即為「旗山」之意。



旗--蘭納語讀音為「董」



  傳說,董山佛塔建於阿儲拉王(King Achutrat)時期,佛塔如佛陀預言安奉著佛陀鎖骨。建立佛塔之前,阿儲拉王製作了長一千米的旗插在山頂,讓旗自然的飛落,落在何方,即選擇於該處建塔。阿儲拉王以黃金向當地居民換取土地興建佛塔,並委請500戶人民看顧佛塔。

  蘭納王朝孟萊王時期,一位名為「摩訶瓦奇拉波提貼拉」(Phra Maha Wachira Photithera)的僧侶上貢了五十尊佛舍利,因此孟萊王在原佛塔之側另建了一座佛塔。

  另一有關董山佛塔來源的說法為,董山是指旗山的意思,名稱由來為摩訶迦葉尊者曾在山頂插上長7000公尺的旗子。

  董山佛塔歷經多次重修,最近一次則是在佛曆2513年(西元1970年),修建成現今樣貌,如今董山佛塔是蘭納人、傣族/撣族(Shan)、寮國重鎮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及首都永珍(Vientiane)人民的信仰中心,每年傣曆三月十五舉辦祭祀活動。

  佛塔共有兩座。傳說佛舍利有三次帶往董山,每次都會建佛塔。但是後來只修復了兩座佛塔,而這其中一座佛塔供奉佛陀鎖骨,另一座則供奉佛骨碎身舍利。

  董山佛塔之所以屬於豬年佛塔,是因當地人物「普照勞交」(Puchao Laochok,ปู่เจ้าลาวจก)與孟萊王皆出生於豬年。

【泰國寺廟】喜撒通寺(拉胡寺)



  喜撒通寺(Wat Srisa Thong),又稱拉胡寺(Wat Phra Rahu),位於佛統府,原名華通寺(Wat Hua Thong),建於拉瑪一世時期(佛曆2325至2352年;西元1782至1809年)



  據說拉瑪一世從寮國永珍將玉佛帶回曼谷供奉時,許多永珍人也跟著拉瑪一世到泰國居住,例如踏金河(Tha Chin River,全名「那空猜喜河」Nakhon Chaisi River)西岸的岡窟強寺(Wat Klang Khu Wang )附近的班圭溪(Khlong Ban Kluai),有移民形成的聚落。

  另外一群人居於踏金河的另一處,現在「華通村」的所在。此地曾挖到金佛頭,是個好兆,因此人群逐漸選擇此處定居,聚落擴展,才決定建華通寺,也就是現在的喜撒通寺。「華通」和「喜撒通」在泰文是「金頭」的意思,「華通」較口語。

  華通寺首位住持名為龍波戴(Luang Phor Tai),永珍人。此後的住持龍波諾.納瓦蘭(Lung Phor Noi Nawarat)製作單眼椰殼拉胡聖物,華通寺因此更有名。龍波諾將寺名改為「喜撒通寺」。













更多資訊,歡迎參訪【BOBI好運網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邁向富豪之路》狗年佛塔:緬甸大金石佛塔 或 清邁傑嘎蘭寺佛塔




● 歷史

  狗年代表佛塔──珠拉馬尼佛塔(Chulamani stupa),位於忉利天。佛教記載中,佛陀涅槃後,各國國王欲以武力解決有關分取佛陀舍利的紛爭,此時一位婆羅門出面調停,婆羅門將其中的佛牙舍利交給天神因陀羅(又譯為帝釋天)收藏,因陀羅攜往忉利天宮建立珠拉馬尼佛塔,塔內供奉悉達多太子出家時所剃之髮,以及佛牙舍利。

  由於此尊佛塔高居天界,人類無法到達,因此可改參拜緬甸大金石佛塔或泰國清邁府傑嘎蘭寺佛塔。



緬甸.大金石.吉諦瑜佛塔

   大金石(Golden Rock)位於緬甸孟邦,矗立於大金石頂端的「吉諦瑜佛塔」(Kyaiktiyo Pagoda),傳說為因陀羅運用神通將佛塔建於聳立懸崖邊的巨石,泰國人稱此佛塔為「因陀羅懸塔」(Phra That Inn Kwaen,泰文:พระธาตุอินทร์แขวน,音譯:帕塔因寬)。

  巨石高5.5米,吉諦瑜佛塔7.3米,塔內供奉佛陀的頭髮,只有男性可接近及貼金,女性禁止觸摸。







傑嘎蘭寺佛塔


  清邁的傑嘎蘭寺(Wat Ket Karam)佛塔,位置較方便泰國信眾參拜,且寺名恰與朱拉瑪尼佛塔之泰文音譯「傑告珠拉馬尼」(Phra That Ket Kaew Chulamani,พระธาตุเกศแก้วจุฬามณี)類似。該寺座落於平河(Ping River)之側,周邊為國際貿易中心。

  歷史記載此塔為蘭納國王三房敬(Phaya Sam Fang Kaen)於佛曆1971年(西元1428年)建造,但佛塔於佛曆2121年(西元1578年)倒塌,素托王(Phra Sutho)重新修復,把塔建築成蘭納形式。拉達納哥欣時期(今曼谷王朝)起,寺內設立民俗文物博物館,展示清邁古文物,每天8:00-16:00開放。

【泰國寺廟】阿農卡蘭寺



  阿農卡蘭寺(Wat Anongkharam Worawihan)位於曼谷之空訕縣(Khlong San),原名「内康譚寺」(Wat Noi Kam Thaem),是親王崇迪昭帕耶波隆瑪哈丕財雅迪.踏.溫納(Somdet Chao Phraya Borom Maha Pichaiyati Tat Boonnak)夫人之名,夫人名字簡稱為「探普盈.內」(Than Puying Noi)。夫人建造此寺,與丈夫建造的丕財雅迪寺(Wat Phichaiyatikaram)為寺廟配對,此寺並奉獻給拉瑪三世作為皇家寺廟。拉瑪四世將寺名改為「阿農卡蘭寺」。


  佛殿(ubosot)是泰式高樓,混凝土建造,屋頂鋪有磁磚,山尖(gable apex,山牆最頂端的部位)為鳳首造形;山尖兩側的垂脊如同龍背之鰭形。山牆與窗戶的花紋以金箔貼成。


  佛殿的大尊主佛,稱為「俊拉納佛」(Phra Chunlanak),黃銅製成,外貼金箔,素可泰藝術風格,採取降魔姿態,自素可泰府請供至阿農卡蘭寺供奉。佛像兩膝蓋寬2.95米;高3.4米。佛曆2492年,一位女富翁為佛像捐獻寶傘和兩旁脇侍之佛陀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雕像。「俊拉納佛」之名,由前任住持崇迪帕菩他贊.菩他索拉瑪哈特拉(Somdej Phra Buddhacharn Buddhasoramahatera)命名。
  俊拉納佛前方、較小型的禪坐姿態佛像,稱為「盟卡羅佛」(Buddha Mangkhalo)。金屬拋光製作,佛像兩膝蓋寬1.15米,高1.20米。仿製曼谷曩農寺(Wat Nangnong)主佛像,此尊佛像為信眾於佛曆2481年製作,貢獻給前任住持崇迪帕菩他贊.菩他索拉瑪哈特拉。


  龍普譚(Luang Pu Thab)是阿農卡蘭寺出名的大師,所製佛牌聖物當中,「帕邦順哈.大模」(Phra Pang Sonha Pim Yai)為有名。

龍普譚(前幅彩圖之高僧像)





  另名高僧「崇迪帕菩他贊.暖」(Somdej Phra Phuttachan Noom)製作的「龍佛.羅望子葉形」亦為有名的聖物。


龍佛.羅望子葉形
羅望子(tamarind)的葉片





資料來源:




更多資訊,歡迎參訪【BOBI好運網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